权威发布|临沂现代水网建设规划出炉!

2022年12月01日 18:23      来源:临沂发布

12月1日上午,临沂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走在前,进位次,提水平”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第十三场,市水利局主要负责同志通报了临沂市现代水网建设规划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发布人

唐音波 市水利局党组书记、局长

高正鹏 市岸堤水库管理中心党总支书记

朱逢春 市水利局二级调研员、市水利工程保障中心副主任


临沂现代水网建设规划

实施临沂现代水网规划建设,是党中央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落实省基础设施“七网”行动的具体举措,事关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切身利益。谋划好临沂现代水网建设规划,对全面提高我市水利社会管理与公共服务能力,保障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01

规划的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会议精神,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新发展格局,积极践行“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治水思路,坚持“以水定城、以水定地、以水定人、以水定产”,加快构建临沂现代水网,着力提升水资源优化配置能力和水旱灾害防御能力,提高水资源节约集约安全利用水平,推进水利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布局建设“丰枯互济、旱涝调适、区域互补、生态涵养”的临沂现代水网,推动新阶段水利高质量发展,为临沂奋力在全国革命老区现代化进程中走在前提供坚实的水安全保障。


02

规划的目标任务


充分对接国家、省级水网,加快构建市县两级水网,水资源优化配置能力明显提升,水旱灾害防御能力显著增强,水生态环境持续改善,水网智慧化水平有效提高,水资源节约集约安全利用水平不断提高,水安全保障能力明显提升,公众满意度、幸福感逐步提升。


到2025年,万元GDP用水量、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分别下降10%、5%;新增加水库库容4.6亿m³;农村自来水普及率98.5%,城乡供水一体化率70%,供水管道漏损进一步降低,水资源节约集约安全利用水平明显提高。县域节水型社会建成率达到100%。重要河湖防洪减灾体系进一步完善,重点防洪保护区、重要河段达到规划确定的防洪标准,重点城市和重点涝区防洪排涝能力明显提升,水旱灾害风险防范化解能力进一步增强,水旱灾害年损失进一步降低。现有病险水库安全隐患全面消除,山洪灾害防御能力大幅增强。重要河湖生态流量(水量)目标基本确定,管理措施全面落实,重要名录河流湖泊生态流量达标率达到90%以上,国控地表水考核断面达到Ⅲ类水,重点河湖水生态环境明显改善。


到2035年,“系统完备、安全可靠、集约高效、绿色智能、循环通畅、调控有序”的临沂现代水网基本建成,水资源优化配置格局基本完善,防洪保安工程基本达标,水生态环境美丽健康,水网智能化调控全面实现,水安全保障能力全面提升。


到本世纪中叶,全面建成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相适应的高质量、现代化的临沂现代水网体系,市县水网高效协同融合,水安全得到有效保障。


03

规划的总体布局


《临沂现代水网建设规划》以沂河、沭河等自然河道和引调水工程为“纲”,以跋山水库、沙沟水库至临沂城调水,沂沭河水系连通等河湖连通工程和输配水工程为“目”,以规划建设的双堠水库、黄山水库及岸堤水库、许家崖水库等水利枢纽为“结”,通过“强纲、织目、固结、成网”,布局建设“丰枯互济、旱涝调适、区域互补、生态涵养”的临沂现代水网,形成“两廊九脉,三纵一环,七横多库,通江达海”的现代水网格局。


“两廊九脉”:“两廊”是沂河、沭河2条骨干水系廊道,“九脉”指祊河、东汶河、蒙河、柳青河、汤河、涑河、南涑河、陷泥河、温凉河等9条重要支流水系,是全市防洪排涝主脉络。


“三纵一环”:“三纵”是指自跋山水库、岸堤水库、许家崖水库向临沂城的3条纵向供水管道,“一环”是临沂中心城区环形供水主管网,可向南延伸至郯城、临沭等县,是全市水资源调配主骨架。


“七横多库”:“七横”是沭河上游至沂河、沂沭河水系连通、分沂入沭二通道、分沂入沭、河湾水源至祊河、沂河至会宝岭水库连通、沂沭河雨洪资源利用东调工程等7条横向连通通道,“多库”是全市9座大型水库(含新建)以及部分重点中型水库,是全市防洪调度、水资源调配、水生态保护的主节点。


“通江达海”:谋划实施沂河复航,兰陵陶沟河、莒南绣针河通航工程,让临沂早日“通江达海”。


04

规划的主要内容


临沂现代水网建设规划项目共计505个,匡算总投资为 1251.31亿元。


一是优化水资源配置网。立足临沂实际,考虑长远,积极与省级水网对接,内连外接,谋划一批调水工程及重点水源工程,突出保障中心城区、精钢基地、科创走廊、沂河新区、高铁新城、西部商城等重点区域和重大项目用水需求,加快构建“布局合理、水源可靠、水质优良、城乡一体”的多水源水资源配置格局,为经济社会长远发展提供坚实的供水安全保障。规划实施重大引调水、重点水源调蓄、区域水系连通、大中型灌区续建配套与现代化改造等 4 大类工程。


二是夯实水旱灾害防御网。开展骨干河道提标工程,加强中小河流治理、重要支流治理以及库河综合治理,实施病险水库水闸除险加固,开展重点涝区治理,构建以河道、水库、堤防为架构的水旱灾害防御的防洪减灾体系,提高水旱灾害防御能力。


三是强化水生态保护修复。以提升水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为核心,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加强河湖生态治理修复,实施河湖水系综合整治,维护河湖健康生命,实现河湖功能永续利用。科学配置工程措施、植物措施、耕作措施,扎实推进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提升水源涵养能力。


四是打造数字化智慧水利网。按照“需求牵引、应用至上、数字赋能、提升能力”的数字水利发展总要求,推进智慧水利融合工程建设,努力实现水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促进新一代信息技术与水利设施和水利业务深度融合,建成集全面感知、数据共享和智能应用于一体的智慧水利平台体系,积极并入省级重点水利工程管理、业务支撑及应用平台,全面提升水利监管信息获取、动态监控、协同监督能力。


五是严格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坚持量水而行、节水为重,从观念、意识、措施等各方面把节水摆在优先位置,深入落实国家节水行动,强化水资源刚性约束,聚焦重点领域重点地区深度节水控水,健全节水机制,推进用水方式由粗放向节约集约转变,加快形成节水型生产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


六是谋划水上旅游航运及景观。加快水文化建设;构建美丽幸福示范河湖;加快水利风情小镇、园、村建设;谋划实施沂河复航、兰陵陶沟河通航、莒南绣针河通航工程,让临沂早日“通江达海”,从易到难实施水上游航建设,催生蓝色经济。


下一步,我们将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统筹加强党的领导、突出规划引领、强化要素保障、完善实施机制、凝聚治水合力,推动水网安全、绿色高质量发展,为临沂奋力在全国革命老区现代化进程中走在前提供坚实可靠的水利支撑和保障。


答记者问


01

刚才提到布局建设“丰枯互济、旱涝调适、区域互补、生态涵养”的临沂现代水网,请问怎么理解“丰枯互济、旱涝调适、区域互补、生态涵养”?

本规划根据省政府印发的《山东现代水网建设规划》,结合临沂实际,通过“强纲、织目、固结、成网”,布局建设“丰枯互济、旱涝调适、区域互补、生态涵养”的临沂现代水网。


一是丰枯互济,通过新建双堠、黄山等重点水源工程,对现有13座有增容潜力的大中型水库扩容,增加水库多年调节能力,来应对临沂水资源年际年内变化大、连枯连丰的问题,实现丰枯互济。


二是旱涝调适。通过建设42项雨洪资源利用工程,提高雨洪资源利用效率,加强自然河道治理,加大灌区续建配套力度,解决近年来极端天气事件频发多发,旱涝急转问题,防汛抗旱两手抓,实现旱涝调适。


三是区域互补。通过建设三条纵向供水通道,七条横向连通通道,将北部西部丰富的水资源调入城区及南部,将沂河流域丰沛的水资源调入沭河流域,解决区域缺水问题,实现区域互补。


四是生态涵养。以沂蒙山区域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工程为引领,通过实施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水系连通与水美乡村建设、中心城区水系连通等治理工程,打造山东“生态绿肺”,达到生态涵养。


02

规划提出,突出保障中心城区、精钢基地、科创走廊、沂河新区、高铁新城、西部商城等重点区域和重大项目用水需求。围绕重点区域,请问规划中有哪些水资源保障措施?

在中国共产党临沂市第十四次代表大会上,任刚书记提出增创“五极”优势,统筹资源、整合要素、集成政策,全力打造临沂市发展的“火车头”。要充分发挥“五极”火车头的带动作用,水资源的有利支撑至关重要。


(1)精钢基地。近年来,一大批重大钢铁项目在临沂临港经济开发区落地生根,莒南县工业用水量猛增。据统计,临港区钢铁基地现状工业用水量为2153.9万立方米,规划年(2025年)用水需求将达到7997.8万立方米,翻了近4倍,综合考虑地表水供水能力和再生水可供水量,用水缺口3331.2万立方米。规划实施沂沭河水系连通供水工程,自沂河袁家口子水源工程引水至莒南朱家庄橡胶坝后接莒南县现状大水网后供水至精钢基地,线路总长22公里,年调水量3000万立方米;实施沭河大赵家拦河闸、道口橡胶坝,增加一次性蓄水量2150万立方米,增加可供水量4300万立方米。上述工程实施后可解决精钢基地缺水问题。


(2)科创走廊。作为全面对接长三角,构建科创大走廊的主战场的高新区,现有燕子河、南涑河、龙河、扫帚沟、黄金河、老涑河等6条主要河道,10亩面积以上坑塘37处。区内河道规模较小,枯水期缺水断流现象时常发生,无当家水源。经初步估算,高新区37处坑塘一次性蓄水量约2000万立方米。结合兰陵县惠民庄水库扩容,矿坑区域范围内可开采量10万立方米/天,在开发利用坑塘水资源的基础上,对6片共28处坑塘进行美化亮化,形成“河渠为线、坑塘为面、线面相连”的坑塘治理模式,打造高新湿地群。


(3)沂河新区、高铁新城。沂河新区水系发达,沂河、沭河、分沂入沭水道等8河贯通,支流水系星罗密布,水质优良。现状新区人口约60万人,生活用水量5.6万立方米/天。根据《沂河新区发展规划》,到2025年,新区地区生产总值达到800亿元左右,常住人口规模达到80万人左右。规划实施跋山、沙沟水库联合供水工程,总供水规模为40万立方米/天,水量完全满足新区规划年80万人用水的需求。同时,新区范围内的沂河、沭河现状及规划建设的拦蓄建筑物合计一次性蓄水量达到2.2亿立方米,满足新区生产用水需求。


(4)西部商城。按照“以河为轴、沿河发展,北城做靓、老城提升、南部腾笼换鸟、西部产城融合、东部建设现代化生态新城”的思路,西部产城融合,重点加快木业、商城转型,打造产城融合、创新发展的产业新城,总用地面积198平方公里。区内生产用水水源为华夏橡胶坝、规划建设的屠苏拦河闸、河湾至祊河补水工程。屠苏闸与华夏橡胶坝、葛庄橡胶坝、花园橡胶坝、角沂橡胶坝联合蓄水5000万立方米,联合调度可大大缓解区域水资源紧张矛盾,改善区域水环境和城市景观。


03

夯实水旱灾害防御网,请问水网规划主要有哪些水利保障措施?

开展骨干河道提标工程,加强中小河流治理、重要支流治理以及库河综合治理,实施病险水库水闸除险加固,开展重点涝区治理,构建以河道、水库、堤防为架构的水旱灾害防御的防洪减灾体系,提高水旱灾害防御能力。


一是沂沭河提标工程。根据《沂沭泗河洪水东调南下提标工程规划》,开展沂沭河及其支流的堤防达标建设和河道整治,提升对城区和沿岸乡镇的保护水平,“十四五”期间,推进项目审批立项等前期工作,加快推动提标工程实施,逐步将沂河蒙河口以下段、沭河汤河口以下段、祊河姜庄湖以下段、分沂入沭、邳苍分洪道及新沭河防洪标准提高到100年一遇,论证实施分沂入沭二通道,对汤河等重要河道回水段进行治理。


二是骨干河道治理工程。继续实施3000平方公里以上骨干河道防洪治理。实施沂河上游段(跋山水库以上段)、沭河上游段(沙沟水库至青峰岭水库段),祊河兰山段(北外环至费县交界段)和费县段(县道X210至平邑县交界段)治理工程。


三是中小河流治理工程。开展堤防达标建设和河道整治,对因沿河城镇级别、人口等保护对象发生变化的重要河段,适度提升防洪标准。推进河湖防洪治理与水资源调配和水生态环境相结合的综合治理,加快推进200~3000平方公里的中小河道治理。重点推进兰山区涑河、费县温凉河、沂南县东汶河等27条已列入《山东现代水网建设规划》及《山东省防汛抗旱水利提升工程实施方案》中流域面积在200~3000平方公里的中小河道治理工程,规划治理河长322.52公里;逐步开展陶沟河、渠河等17条中小河道治理工程,规划治理河长254.57公里。


四是重要支流治理工程。按照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治理原则,对全市流域面积在50-200平方公里的兰山区石桥河、费县朱龙河、莒南县鲁沟河等河道进行全面治理,治理长度811公里。同时规划实施罗庄区电厂河、费县南庄河等39条流域面积在50平方公里以下的小河道及山洪沟进行治理,规划治理河长271公里。


五是库河综合治理工程。对沂南县东汶河(水库以下段)、兰陵县西泇河、沂水县沭河上游、莒南县浔河等水库下游卡口段河道进行综合治理,提高下游河道防洪能力,充分发挥水库防洪效益。规划治理长度410公里。


六是病险水库水闸除险加固工程。规划对黄埠拦河闸、兰陵县向阳闸等以及列入《山东省重点水利工程建设实施方案》的共计32座水闸工程进行除险加固。


七是提升重点涝区排涝能力。中心城区南部水系南涑河、燕子河部分河段存在防洪薄弱环节、卡口段,李公河流域地势低洼,常出现洪水倒灌的险情,通过实施河道清淤、增设强排泵站、河道美化亮化等措施,实现重点涝区洪涝总体可控、河湖生态良好、人民幸福宜居的战略目标。


八是实施重点山洪沟治理。坚持以防为主,防治结合,以山洪风险评估、监测预报预警系统、群测群防体系等非工程措施为主,非工程措施与工程措施相结合,逐步完善山洪灾害防治体系。继续对山洪沟进行治理工作,山洪沟两岸的城镇、集中居民点等区域,因地制宜采取护岸、清淤疏浚、修建排洪渠等综合治理措施,畅通山洪出路,减少山洪危害。规划开展牛岚山洪沟、青龙河等35条山洪沟治理工程。规划治理总长246.7km。


九是完善非工程措施,提升洪水风险防控能力。常态化开展水库水闸等工程设施隐患排查和安全鉴定,对现有病险水库水闸实施除险加固或降等报废,消除工程安全隐患。建立常态化除险加固机制,对到达安全鉴定期限的水库水闸按年度实施安全鉴定。完善管理设施和工程监测设施,确保水库水闸防洪、兴利等功能正常发挥。大中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应同步建成雨水情测报、大坝安全监测等设施建设,健全水库安全运行监测系统。


十是建设水文监测工程。进一步落实《山东省水文监测工程建设管理办法》,新建、扩建、改建、除险加固治理的水库、河道、大型调水工程、蓄滞洪区、大中型灌区和重点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以及水土保持与生态建设等工程建设规划中根据需要建设水文监测工程。